伊莉討論區

標題: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依山為陵的帝陵──漢文帝「霸陵」之謎 [打印本頁]

作者: fc3s0009    時間: 2009-8-4 03:07 PM     標題: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依山為陵的帝陵──漢文帝「霸陵」之謎

「簫聲咽,秦娥夢斷秦樓月。秦樓月,年年柳色,霸陵傷別。樂遊原上清秋節,鹹陽古道音塵絕。音塵絕,西風殘照,漢家陵闕。」李白這首著名的〈憶秦娥〉詞,打開了人們久已塵封的記憶。詞中提到的霸陵就是漢文帝劉恆的陵墓,地處灞河之濱的白鹿原北端,就其水名為陵號。霸陵園附近有一個毛窯院村,這個村子的村民絕大部分都姓毛,他們的繁衍生息和霸陵有著直接的關係。據村民們講,他們的祖輩都是給漢文帝燒陪葬品的窯工,陵墓建成以後就在這裡落腳居住下來,這個村子其中還有兩戶人家是給漢文帝守陵的。

文景之治
劉恆(前202~前157),漢高祖中子,母薄姬。前196年劉邦鎮壓陳豨叛亂後,封劉恆為代王。高祖死後,呂后專權,諸呂掌握了朝廷軍政大權。前180年,呂后一死,太尉周勃、丞相陳平等大臣把諸呂一網打盡,迎立代王劉恆入京為帝,是為漢文帝。

文帝初臨天下鑑於時勢採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。首先,對外安撫南越、北和匈奴、通關梁、不異遠方;對內與民生息、躬行儉約、發展農務、以德化民。尤其文帝除誹謗,去肉刑、賞賜長老、收撫孤獨、以育群生、減嗜欲、不受獻、不私其利、罪人不帑、不誅無罪。由於這一系列政策的有效推行和實施,使得在楚漢之爭受創的社會漸以恢復,天下飽受戰亂之苦的黎民得以安居生息。海內殷富,興於禮義。以致到景帝時出現了「都鄙廩庾皆滿,府庫餘貨材。京師之錢累巨萬,貫朽而不可校,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,到腐敗不可食。眾街巷有馬,阡陌之間成群。天下大安,人人自愛重犯法,先行義而後絀辱焉」的治世局面。為漢家400年的天下積下了沉厚的基礎,這一切皆源於漢文帝的開創之功。而文帝、景帝兩代40年左右的時間,政治穩定,經濟生產得到顯著發展,呈現「盛世」之象,史稱「文景之治」。

霸陵獨居一處的原因

西漢是中國封建帝國時代的第一個鼎盛時期,社會的各種典章制度的完善、確立和鞏固基本上都完成於西漢。封建社會對禮儀典章制度及其重視,喪葬制度是禮儀典章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。西漢皇帝陵墓,就反映了當時社會的最高喪葬禮儀,漢代喪葬「事死如生」,帝陵也可以說是西漢封建統治階級社會歷史活動的縮影。西漢帝陵的形制有兩類:一類是霸陵因山為陵的形式,墓葬並鑿於山崖中,不另起墳丘有別於西漢其他帝陵;另一類就是鹹陽原上的平地起墳的漢帝陵了。

西漢的11座帝陵,9座在長安城北的鹹陽原上,只有2座位於長安城東南,文帝霸陵便是其中之一。文帝之所以葬在這裡,主要可能是受當時昭穆制度的限制。所謂昭穆制度,即「父為昭,子為穆,孫復為昭」,在宗廟中的牌位以及墓冢的輩次排列中,以始祖居中,二世、四世、六世位於始祖的左方,稱昭;三世、五世,七世位於右方,稱穆。鹹陽原上,漢高祖劉邦居長陵,惠帝安陵居長陵西,下邊是惠帝的兒子為皇帝,居長陵東,正符合昭東穆西的禮制,但文帝是劉邦和薄姬的兒子,與惠帝是同父異母的兄弟,同屬穆位。在陵區內的位置便不好安排,文帝只得另闢陵區了。

漢文帝霸陵,在漢長安城未央宮前殿遺址東南57里,位於今西安東郊白鹿原東北隅,即今灞橋區毛西縣楊家屹塔村,當地人稱為「鳳凰嘴」,白鹿原地處灞、滻二水之間,南連巍峨的秦嶺,北臨蜿蜒曲折的灞河。灞河是陝西省境內的一條河流,發源於秦嶺,原名滋水,春秋時秦穆公稱霸西戎後改名霸水。後來在「霸」字旁加上三點水,稱為灞水。秦漢時曾在灞河上架有木橋,名曰「灞橋」,是關中交通要衝,連接著西安東邊的各主要交通幹線。灞河是所謂的「八水繞長安」八水之一。漢文帝陵墓以水為名,雖稱「霸陵」,實際無陵,因為漢文帝有「不起墳」的遺言。

霸陵「因其山,不起墳」,地面上沒有封土。在白鹿原原頭的斷崖上鑿洞為玄宮,其中以石砌築,堅固異常。修築起來可能比平地起家的長陵、安陵省工,但仍是一項相當浩大的工程,當時朝廷任命了「郎中令武(張武)為復土將軍,發近縣見卒萬六千人,發內史卒萬五千人,藏郭穿復土屬將軍武」。由於霸陵是斬原為家、鑿崖為墓,所以陵墓的排水成為重要問題。《長安志》卷11引《關中記》記載:霸陵之上「為池,池有四出道以瀉水」,這該是霸陵的部分排水設施。

霸陵被盜之謎

文帝在位年間,躬行儉約,克勤克儉,為天下先,其宮室、苑囿、狗馬、服御無所增益。有不便輒弛以利民,嘗欲作露台,召匠計之,以百金之費而作罷。所幸慎夫人令衣不得曳地,幃帳不得文繡,以示敦樸率為天下先。且治霸陵皆以瓦器,不以金銀銅錫為飾,不治墳,欲為省,毋煩民。漢文帝也是歷代帝王中提倡節儉,反對浪費,極力反對厚葬之俗的表率。其遺詔中明確指出對自己後事,喪服之規格,喪期之禮制,堪為後世楷模。

霸陵園建築情況,文獻記載甚少,今地面也未發現陵園遺蹟,只能在隻鱗片爪的史料中窺見一點蹤影。霸陵依原為陵,斬原為崖,鑿崖為墓,史稱「盛德園」,內建寢殿、便殿。墓室用大量的石板砌築,並以青石作成棺槨,墓上滿植柏樹,圍繞陵園四周建有高大的門闕,此後又建有祭祀文帝的「莫靈廟」,歷朝皇室貴族各朝名人賢達拜謁文帝皆樹碑石,為漢文帝歌功頌德。代代集聚,石碑如林,蔚為壯觀。《史記‧張釋之傳》載:「上(文帝)至霸陵願謂群臣曰:『磋乎!以北山石為槨,紵絮斫陳絮漆其間,其可動哉!』」足見文帝依山為陵的目的是防止日後被盜掘。

山陵內部結構,今不得其詳。據明朝何仲默《雍大記》載:「至元辛卯(1291年)秋,灞水衝開霸陵外羨門,衝出石板五百餘片。」由此推知,霸陵墓門、墓道和墓室可能是用石板壘砌而成。營建山陵時,為防止水患,墓室「上有四出道,以瀉水」,但經漫長的時間,水道被沙石堵塞,已失去瀉水作用,所以墓門早年就被衝開,今墓室結構已不可辨識。然而時過境遷,如今的霸陵腳下已是荒草萋萋,高大的門闕、宏偉的莫靈廟早已蕩然無存,陵前矗立宋元以後的石碑25通,今也多已散失,所剩無幾。漢文帝劉恆提倡無為而治,休養生息,使國家在安定中強盛壯大,讓百姓在祥和中繁衍生息,可是埋葬他的霸陵卻在20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逐漸被冷落。

漢文帝在歷史上是位號稱「清廉」的皇帝,史載漢文帝曾指令「置霸陵皆以瓦器,不得以金銀為飾」,但這並非事實。西晉末年,長安尹桓、解武等數千戶飢民「盜發漢霸,杜二陵(杜陵為宣帝陵),多獲珍寶」。以致於晉愍帝都驚奇不已,大臣索琳分析:漢代的皇帝即位一年後就開始營建陵墓,用天下貢賦三分之一供宗廟使用,三分之一應酬賓客,三分之一就專門用於帝陵的營建和隨葬品的收集,怎麼能不奢侈呢?這兩個陵在漢陵中都還是比較儉省的,這也是百世應當汲取的教訓啊!由此看來,文帝的薄葬,不過相對而言。

霸陵的奇聞軼事

白鹿原上長眠著以仁孝聞名的漢文帝,其母薄太后,其妻竇太后。時至今日仍流傳著關於漢陵的古老傳說故事;漢文帝背母頂妻,鳳鳥銜陵。漢文帝於公元前157年崩於未央宮,遺詔葬於霸陵。從白鹿原望其陵體勢低小,若從灞河北岸仰望,其氣勢宏偉壯觀異常,令人畏之。

漢文帝劉恆,漢高祖第三子,為薄太后所生,他以仁孝之名,聞於天下,侍奉母親從不懈怠。母親臥病三年,他常常目不交睫,衣不解帶。母親所服的湯藥,他親口嘗過後才放心讓母親服用。直至臨終時還吩咐其妻竇皇后要款待其母薄太后,願以死後「頂妻背母」報其恩德。後漢文帝陵與其母薄太后南陵、皇后竇陵即按「頂妻背母」狀安置,為後世讚譽。

薄氏,吳(今江蘇省蘇州市)人,漢高祖劉邦的妃。劉恆被封為代王後,尊她為代太后:恆繼皇帝位後,尊之為皇太后。據《漢書‧外戚傳》記載,文帝母薄太后「孝景前二年(公元前155年)葬南陵」,「以呂后是正嫡,故不得合葬也」。因其在長陵以南,故為南陵(灞橋區狄寨鎮鮑旗寨村西北)其陵氣勢極為壯觀,為白鹿原漢三陵之最大者,底長約140米,寬約120米,高約30米左右,為覆斗形南向。其南有清陝西巡撫畢沅書勒碑一通:漢薄太后南陵。1975年在陵西北發掘陪葬坑20座,出土有彩繪女侍俑、陶罐及犀牛、大熊貓、馬、牛、羊、狗等獸骨,以犀牛、大熊貓從葬,這是國內首次發現,十分珍貴。

文帝皇后竇太后,病失明,好黃老之術。於漢武帝建元六年崩合葬霸陵(灞橋區席王街辦任家村南)東北向,其陵址長寬均不足百米,高約20米,為覆斗形。當地人們傳說的漢文帝背母頂妻的故事源於三陵的位置和方向,漢文帝霸陵北向臨灞河薄太后南陵,南向臨鏟河。兩陵方向相反即相背,固有背母一說。竇太后的陵東北向(灞河在此處稍有改道),原走勢變,竇太后陵與文帝陵反向交故有頂妻之說。這就是漢文帝頂妻背母的來源。

鳳鳥銜陵:傳說薄太后南陵初址在今陵東北,陵建成有鳳凰飛來落於其上稍棲。又飛向西南,直到今址西棲,長鳴三聲,人們以今址為福地故葬於此。原址處曾有一大坑,周圍地勢極高,當地人稱為「鱉蓋」,今已為平地。




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(http://wwww489.eyny.com/) Powered by Discuz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