伊莉討論區

標題: [苗栗仙山墜谷事件:拉繩地形與老舊繩索下的致命危機][公視新聞網][2021-10-08] [打印本頁]

作者: trees880098    時間: 2021-10-12 04:27 AM     標題: [苗栗仙山墜谷事件:拉繩地形與老舊繩索下的致命危機][公視新聞網][2021-10-08]

(許伯崧/採訪報導)苗栗縣獅潭鄉仙山登山步道3日發生一起墜谷死亡事件,台中市64歲劉姓女子偕先生及數名親友前往仙山登山步道健行,不慎在通往三角頂附近失足墜谷,救難人員尋獲劉女時已失去生命跡象。

這起事件發生在3日中午,來自台中市的健行隊伍在攀爬苗栗獅潭鄉仙山登山步道時,在通往三角頂失足墜落,救難人員在失足點下切近50公尺處尋獲劉女,頭部重創受傷身亡。至於墜谷原因,檢察官相驗時有目擊者指出,劉女疑似在攀爬過程中拉到老舊繩索導致墜谷,檢方將調查登山步道管轄機關是否有疏失。

苗栗仙山素有小百岳之稱,頂峰海拔967公尺,屬破碎岩石地形,部分坡度陡峭、也有幾段路線須攀繩與一定過地技巧,來回約45個小時,難度不低。路線上特定點上架設有繩索供山友拉繩攀爬,惟部分架繩因風吹日曬老化甚至有斷裂之虞,因此有目擊者指出罹難劉女可能抓到舊繩斷裂墜谷。

人到齊再出發,人都通過再離開

在需拉繩前進的地形,需有什麼過地技巧與注意事項?「上山遛小孩」臉書專頁指出,面對拉繩地形須留意「一條繩子不要兩個人以上拉」,一個個輪流通過、避免相互干擾造成拉繩時的危險。「上山遛小孩」建議,如果遇到有大隊伍一起拉同一條繩子,可出聲提醒,若勸阻無效可讓他們先通過以自保。

「上山遛小孩」貼文表示,在許多熱門路線上常見繩子一條一條的綁,導致山友通過時不知道該手握哪一條,「上山遛小孩」建議可「一把全抓」,但也提醒,一把全抓僅用單純的直上與直下地形,若遇到上下攀與橫渡的複合地形,過多繩子反而容易絆住登山杖或背包上的外掛物,容易使山友在嘗試脫離時失去重心反而危險。

此外,「上山遛小孩」指出繩子的存在會令人產生「有繩子所以很安全」的感覺,但暴露在戶外的繩子歷經風吹雨打,或是架繩角度受岩角磨損等影響,「使繩子變成安全騙子」,他建議,在通過拉繩地形時,若是親子同行建議由經驗最好的大人先通過,沿路觀察架繩高度、固定點與穩定性,並留意繩子新舊與磨損狀況、是否有可以取代拉繩的抓握點等,確保通過安全。

「上山遛小孩」補充,要安全通過拉繩地形也可帶自己的繩,假設在路線上碰到自己不太有把握的老舊繩,不妨自己架繩,他也建議學習攀岩除了可更自信的過地外,也可學習固定點架設、繩索收納攜、確保與垂降等進階技巧,對登山活動助益很大。

同時,在度過架繩環境時,「上山遛小孩」也提醒,可停下觀察自身背包是否外掛太多物品,並評估當下自身體能狀況,並環顧同行者中是否有需要特別協助的隊友。「上山遛小孩」指出,有拉繩的地形往往意味有墜落風險,因此「人到齊再出發,人都通過再離開」,萬一有人墜落才能及時幫忙。

無主繩索的維護管理難題

在登山路線上的危險地行,常見熱心登山社團與山友架設繩索輔助通過,然而長年倡議登山安全與管理的「城市山人」董威言對《公視新聞網》表示,「這些繩索、乃至確保點與系統,幾乎未通過任何專業的安全性檢核。」

董威言指出,許多登山前輩會耳提面命,不要把全身重量都交到繩子上,他認為從郊山到高山普遍出現的繩子、傘帶與扁帶,充其量只是輔助用途,「一些扁帶、繩索甚至只是纏在灌木叢上,克難處置尚可,長期來看卻是不容忽視的安全隱憂。」

面對現行山區部分登山步道繩索老舊、且乏人管理的困境,董威言認為政府有列管與否的選擇,一旦列管就要正式為使用者的安全負責,就算是委任民間團體來做,也需要通過某種形式的安全性檢核、並負起保養的責任。然而,對於使用者不多的路線來說,「冷處理」或許是最可能的結果,登山者使用時也需留意責任自負的大原則。

董威言也強調,我們絕對不能偏重硬體建設,專業人員的知識和維護體制的「軟體」也十分重要,在軟硬體都到位,台灣才能擁有一個更安全的登山環境。

安全是自己的責任

資深戶外活動教練尼克向《公視新聞網》表示,在台灣許多中低海拔與郊山地區,常有熱心山友架繩輔助通過,當繩老舊後會在一旁另架新繩,但如要將全台所有郊山繩索都列管維護,尼克認為在考量所需財務、人力與資源的負擔下,在執行面恐有難度。

在拉繩全面列管不可行下,尼克認為登山者、或從事任何戶外活動者,都應認識到「風險自負」的觀念,除了在面對拉繩地形時須有風險辨識的能力,知道哪條拉繩可拉、哪條有風險疑慮,尼克提醒,面對新舊繩並列時「一把抓」可降低墜落風險。他補充,山友也可從拉繩的顏色與外觀,簡易判斷該拉繩是否可信。

以拉繩顏色來說,尼克解釋由於拉繩長年暴露在戶外受風吹日曬,在紫外線的照射下,「褪色」無可避免,若遇到誇張褪色的拉繩,他建議另外找尋抓握點。此外,在外觀上,若拉繩已呈現脆化、掉屑, 或是如扁帶內裡纖維外露,他提醒此類拉繩風險高,攀爬過地時須再三留意。

尼克建議,除垂直峭壁外上,拉繩攀登過地應以抓握點為主、繩子為輔才能較低墜落風險。「安全是自己的責任,」尼克強調在各種山難意外中,鍛鍊體能與充實相關知識與技術,登山者才能平安回家。


【感想】:

登山安全是每位登山者自己的責任。通過危險地形時不應該全然信任先前登山者留下的輔助繩索。攀爬具有困難地形的路線之前,應該學習架繩的技巧,才是負責任的作法。



作者: athome1    時間: 2021-10-12 02:02 PM

所有山上的繩索經多年的風吹日曬雨淋 本來就充滿危機
希望登山者能小心!!

作者: zogol    時間: 2021-10-12 02:06 PM

要出去本來就是要自己注意安全的。




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(http://wwww489.eyny.com/) Powered by Discuz!